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义乌新大学建哪里好 从义乌新火车站到上海财经大学怎么走? (坐火车)大概...,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浙师大当年为什么要搬到金华去?
浙师改扒大当年为什么要撤离杭州,选择金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没有详细的介绍,只是说“战备疏散”为由,浙师院南迁金华,当时不止浙师大,还有杭大、农大、医大,凡是在杭州的大学都得搬。
从当年在浙师大任教的老师(现已退休)回忆,1965年,他们还在上虞农村搞“社教,就听说浙师大要搬迁到金华,当事还有浙大、杭大、农大、医大原因是“战备疏散”,他回忆道:刚到金华,心情不好可又遇上了不愉快的事:一核掘昌是听说浙大等几所大学搬的只是部分专业,大本营还在杭州,一旦有机会还可以搬回去(以后事实证明就是这样)唯独我校(浙师大)的搬迁是被连根拔了,以后再也无望回杭州了,内心很不平衡!
我个人观点,觉得浙师大南迁到金华是好的事情,最起码在金华可以获得更快速的成长,在杭州的话,有浙江大学等等压制,重建之后学校的整体规模要比之前大很多,我去过几次浙师大,校园真的很大。
而且金华人文荟萃,也是文学爱好者的胜地,浙师大选择了金华是明智之选。
当年各种动荡局面,杭州很多大学都进行了搬迁。浙江大学就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西迁,过程中就逐步分解了,分成了后来的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但是8年后浙大回迁至杭州,直到1998年,四所大学才由合并归一,成为今天的浙江巨无霸——新的浙江大学。这也就导致今日杭州,浙江只有一所211大学,浙大遥遥领先,老二老三不知在哪里,无人关注。浙江也就成为了国内唯一一个省份大学两极分化,不像北京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竞争,武汉有武汉大学和华中 科技 大学竞争,上海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的竞争,广州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的竞争。
至于浙江师范大学今天还在金华是否利弊,个人认为有利有弊:
利:在金华享有一定的地位,毕竟金华就这么一所像样的大学,政府投入肯定是大的。大学要资金地方给,要土地地方还是给。在金华避开了在杭州其他大学的直接竞争。
弊:远离省会杭州,在招生方面会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一看浙师大在金华不在杭州,可能就不报了。难以获得更优质的资源,一等资源去了浙大,二等三等资源估计都难。金华虽然可以给更多资金支持,但是金华的经济实力在浙江省并不靠前,远不及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等地。所以这个更多资金也未必多到哪里去。
就如同中国五所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本是同根生,根的主体还在西南交通大学,但是西南交通由于在四川成都,不在西安,上海,北京,致使今天的西散顷南交通大学相比其他较大就差距很大。
中国不同国外,地域很重要,国外很多名校并不在大城市里,甚至是小镇上,也能办出好大学,世界企业。但是中国不同,大学都在大城市里,好企业做大了也都想迁到大城市里来。杭州就是典型:盾安从诸暨到杭州,德力西从温州到杭州,海亮从诸暨到杭州,森马从温州到上海。吉利从台州到杭州,正泰逐步从温州到杭州,华峰从温州到杭州。
作为金华人 我只能说金华这个城市环境好 宜居。不过大多数人不解的原因喝他经济有直接关系,说实话金华这个地级市的经济还没有下面县级市 义乌 东阳 永康 发展好 另一个层面说应该是浙师大带动了当地经济。不过像其他杭州 宁波这种经济更好的城市,去的人更多而已
作为一个浙师大毕业生,当初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也以为浙师大是在杭州的,后来才发现是在金华。当年听院领导说起,搬迁是当时大环境要求的,原本也有打算搬回杭州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几年重回浙师大,发现师大越来越漂亮了,感觉若是在杭州可能没这么好的发展环境。
名校、三甲医院等搬迁,或者举办分部可能就是地方发展的布局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浙江师范大学是位于金华市区的一所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作为浙中城市金华,拥有一所省级大学是金华的幸运。那么当初原来位于杭州的浙师大为何会南迁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 体育 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5年下旬的一天,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约见浙江师范学院副书记王元珍,副院长林尧和办公室主任纪梦秋, 口头传达了省委关于浙师院搬迁金华北郊农村的决定。理由是战备疏散。 金华北郊农村的校舍,是1958年杭师专拟升格为师院时,省里准备将它定名为金师院时投资建成的第一期工程,1965年时为金华地委干校在使用。
对省委的决定,学校领导极其重视,多次开会研究,同时立即派总务处长去金华观看房舍。随即校领导王元珍,林尧,章若明等也先后亲自去金华考察。接着又组织5个系的总支书记和院属各部门负责人到金华实地考察。金华地位干校亦已把校舍腾空。
这是相对比较后期的金华市区图,浙师院已经改名为浙师大,从图中看,当时的浙师大一带还属于郊区,当时金华的殡仪馆在还在祝丰亭一带。因此,可以想象,浙师院刚刚南迁的时候,高村一带确实还是农村。
消息传出,全院师生哗然,反应强烈。大家首先担心一所大学搬迁到农村,远离省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困难重重,能否办好? 其次,认为战备疏散的理由不能成立,金华是战略要地,是据守杭州的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校舍又和驻军营房毗邻,哪有这样的战备疏散?校领导对此也有同感,并曾专门开会研究用什么理由动员师生搬迁,认为只讲战备疏散说服力不强。再次,一些人也考虑因拖老带小搬家有诸多实际困难,不带家眷,就得分居两地,若带家眷,工作调动很难,给家庭带来不安宁。
6月8日,校党委综合实地考察和群众意见,向省教育厅和省委宣传部就迁校问题打了报告,实事求是的说明:“ 全院一次搬到金华有很大困难,主要是教学用房不敷使用,生活用房悬殊太大(金华校舍一共才23487平方米),如果一次搬去,不但学生无法上课,很多教师也无宿舍可住”。
不久,教育厅提出了一个修正方案, 初步决定:1教研部不动,2,给浙师院在杭州留下 健康 路、15家园教工住宅各1幢计2200多平方米。3:要求金华住房从紧安排,教工生活用房90户,单身教工3人一间,学生8人一间,全部在学生宿舍中安下。并要求在8月中旬完成搬迁任务。
尽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远未解决,学校领导本着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逐级召开搬迁动员大会,一边要求教职员工做好迁校工作,保证在8月中旬完成搬迁任务,一边继续不断向上级反映实际困难与问题。 8月上旬,省委做出新的决定, 体育 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现在的浙江教育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迁金华。 8月11日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约见我校领导宣布上述决定,并传达省委关于我校迁金后试办为半工(农)半读性质的师范学院。其任务是既培养第一代半工(农)半读中等学校师资,又培养全日制中学师资的意见。第二天学校领导又开会就省委宣传部长的指示进行研究。一面酝酿改为半工(农)半读的准备工作,一面部署加速搬迁和把已经搬迁到金华的外语系部分设备重新搬回杭州的问题。
至此,浙师大南迁的 历史 告一段落
1979年要求迁回杭州风波
原本位于省城的大学,如今却移到了地处偏远,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市金华的北郊。交通不便带来的信息闭塞,交流困难,师资队伍不稳定等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为了使学校能 健康 ,稳步的发展,
一部分干部,师生开始酝酿要求搬回杭州事宜。认为搬回杭州更有利于学校今后的发展,这种要求越来越迫切,并形成了一股浪潮。1979年1月17日到25日,浙师院部分师生强烈要求学校搬回杭州,并为此举行了为时8天的罢课行动,另外。还有数十人组成的请愿团赴杭州向省里请愿。迁校要求像一阵旋风,席卷了整个校园。
浙师院党委认真分析了广大师生的要求和行动,于2月20日向省委提交了《关于要求将浙江师范学院从金华高村迁回杭州的报告》,报告在陈述搬迁理由时,这样写道:
搬回杭州,涉及到原校址使用问题。学院领导与水利电力第十二工程局取得了联系,如浙师院搬回杭州,原浙师院的校址就转让给他们 ,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校址空置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搬迁经费以及回杭后的部分建设经费问题,可谓为省领导解决了一大难题。2月17日,水利电力部第十二工程局给浙师院回函,明确表示愿意接收浙师院在金华的全部校舍。在收到回函后,浙师院领导非常高兴,于2月28日又给省委教卫部,省教育局提交了《关于要求将我院迁回杭州的补充报告》。补充报告除了再次慷慨激昂的陈述了搬回杭州的重要性外,特别说明了水利电力部第十二工程局愿意接收原校址的情况,并附上了水利电力部第十二工程局的来函。
省委在接到浙师院的两度要求搬迁的报告后,经研究做出决定,不考虑浙师院迁杭问题。 迁校大门被死死关上,广大师生的迁校愿望顿时化为泡影。虽然迁校要求未能如愿,但回杭之路始终是萦绕在浙师院师生心头的一个难解之结。
以上信息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校史。
师大给金华的带来了巨大财富。
当年和苏联交恶,战备疏散到金华,我们金华第三中学全部学生都疏散到鞋塘农村读书,准备打仗了,主要是防止苏联人用原子弹攻击我们,疏散减少伤亡。